酒驾的处置方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
杭州临安刑事律师
2025-04-28
酒驾是指驾驶人员在饮酒后操作车辆,属于严重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。在中国,酒驾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涉嫌酒驾的驾驶员进行现场检测,通过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或血液检查来确定是否超标。其次,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驾驶员的血液酒精含量超过法定标准,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,包括罚款、记分扣分以及吊销驾驶证等措施。此外,在特定情形下,如醉酒驾驶造成严重后果或达到犯罪标准的,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。最后,若酒驾行为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损失,驾驶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。法律依据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五条规定,驾驶机动车运送乘客或者货物的,不得饮酒。已经饮酒的,不得驾驶机动车。饮酒后或者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,处二年以内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构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此外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三十五条指出,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后果特别严重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。
上一篇:检察院三次退侦怎么处理
下一篇:暂无 了